作者:方诚峰著
出版社:北京大学出版社
出版时间: 2015 页数:303
服务:10元
第一章 元祐政治路线的确立 1
第一节 从元丰到元祐 1
一 熙丰臣僚 2
二 异议之人 4
三 高氏的立场 8
四 本节结语 10
第二节 司马光的政治主张 11
一 君主作为政治秩序的核心和变革的起点 12
二 英宗朝的老、新问题 16
三 神宗朝的难题及应对:政体与得人 21
四 元祐更化与司马光的设计 26
五 本节结语 37
第三节 垂帘体制的确立 38
一 从熙宁到元丰的中枢 38
二 元祐三省:同取旨、聚议与“三省事通为一处” 44
三 平章军国重事、平章军国事 50
四 垂帘仪制与垂帘体制 54
五 本节结语 57
第二章 元祐政治的展开与危机 59
第一节 元祐诸“党争”的再剖析 59
一 苏轼与程颐 60
二 言事官之党、韩维之党 68
三 车盖亭诗案 76
四 本节结语 80
第二节 绍述前夜 81
一 宰执的态度 83
二 高氏的部署 87
三 何人首倡绍述? 91
四 主流政治文化 94
五 本节结语 100
第三章 哲宗亲政与政治文化的嬗变 103
第一节 哲宗赵煦的经历及其意义 104
一 圣学:经筵之外 104
二 皇后:从孟氏到刘氏 112
三 疾病、子嗣与臣僚 118
四 本节结语 126
第二节 “文字”与新旧问题的“终结” 128
一 重修《神宗实录》 128
二 编类章疏与看详诉理文字 133
三 政治整顿与“士类”之变 138
四 本节结语 141
第四章 徽宗朝的权力结构 145
第一节 “公相”蔡京 147
一 “公相”的出现 148
二 “公相”蔡京与三省宰执 150
三 从联金灭辽之议看蔡京与枢密院长贰 154
四 徽宗朝权力结构的调整 158
五 本节结语 163
第二节 御笔、御笔手诏及其政治意义 164
一 御笔与内批 165
二 手诏 168
三 御笔手诏 174
四 御笔、御笔手诏的政治意义 177
五 本节结语 187
第五章 徽宗朝的“应奉” 189
第一节 应奉的缘起与目的 190
一 徽宗朝应奉之起 191
二 政和以降的诸工程 198
三 “丰亨豫大”与“惟王不会” 204
四 本节结语 211
第二节 从应奉局到应奉司 212
一 应奉的两个方面及其配合 213
二 应奉财政的独立 223
三 本节结语 236
第六章 道教、礼乐、祥瑞与徽宗朝的政治文化 239
第一节 “道家者流” 240
一 崇观诸方士 240
二 政宣道流与徽宗君臣 249
三 本节结语 259
第二节 礼乐与祥瑞体系 260
一 徽宗苑宥 262
二 礼乐之器 265
三 本节结语 276
全书结语 279
附录 关于曹氏、高氏反对新法几条材料的辨析 283
参考文献 287
后记 305
已为 0/459 人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