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娄承浩等编著(上海现代建筑设计(集团)有限公司)
出版:同济大学出版社
时间:2003
页数:175
格式:PDF
大小:52.2M
服务:15元
内容简介:
在那特殊的年代里,这个“死角”被认为是资产阶级、国民党残渣余孽的集中地,无产阶级的“铁扫帚”扫进去,果然这里的世界“很精彩”,很多有来头的人物被揪出来示众,上演了一场“打土豪分土地”的活报剧。房屋的主人被赶出了门, “三代红”的赤贫们占用了房屋,将好好的房屋东拆西搭,弄成“七十二家房客”的大杂院,房屋被严重破损。
当人们回到文明理智年代的时候,才感觉到这里的“死角”原来是大上海的一笔宝贵财富。近代上海,自1840年开埠以来至解放前夕,共有各类居住房屋2 359.4万平方米,其中独院式住宅约6000幢,总面积300余万平方米,高级独院式住宅更少,仅有160余万平方米,这类住宅数量虽然少,但是从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来衡量是上海历史建筑的重头戏。
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,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意识增强,近年来老上海独院式住宅成了热门的“抢手货”,一些颇有实力的大公司和社会人士动辄巨资购买“老洋房”。有的大公司从高级商务楼搬出驻进“老洋房”,上海大报小报、期刊月刊等新闻媒体都对“老洋房”特别关注,“老洋房”的投资升值潜力一片看好。
“老洋房”,从建筑学角度称“独院式住宅”,俗称“名宅”,称它名宅是因为建筑有名气,居住的人有名望。具体地说老上海名宅的价值体现在:
一、住宅地皮昂贵。解放前这些名宅大多数分布在徐汇区和卢湾区的原法租界、静安区、长宁区的原公共租界以及越界筑路地区,如溧阳路、多伦路、华山路、愚园路以及虹桥地区。经过长期的建设,这些地区居住环境幽静、生活设施配套齐全。建造一幢房屋相对来说容易,而打造一个环境设施优越的生活社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长期不断的资金投入和建设,甚至几代人的不断努力。
二、住宅设计和施工精良。建造这些名宅的都是大户人家,聘用的大多数是当时一流的建筑师和营造商,通过他们将各国最流行的建筑风格引入上海,汇聚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,呈现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。他们杰出的构思和精巧的技艺,营造出一批批色彩斑斓的住宅。建筑是建筑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,有的优秀住宅无论是建筑造型、平面设计、外立面装饰,还是室内楼梯、门窗、吊顶等细部处理都精致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。
三、住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住宅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,人与建筑紧密相连,老上海名宅的房屋主人许多都是老上海历史人物,一幢房屋一个业主即是老上海历史的一个片断。如今,虽然房屋大多数已经易主,但是见证历史的房屋还在,这些历史遗产具有上海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上海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。
经过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,保存下来的老上海名宅确实不易,一部分毁于炮火,一部分在城市建设中被拆了,数量逐渐在减少。物以稀为贵,今天的老上海名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供人们居住的住宅,而是历史文物与居住双重性质的住宅。
保护老上海名宅是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,综观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,如巴黎、伦敦、罗马等都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,一些名人住宅不仅修缮一新,有的还辟为纪念馆对公众开放,既增加了城市景观又丰富了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。上海对老上海名宅也做了许多工作,如孙中山故居、宋庆龄故居、周公馆等不仅建筑得到了很好保护,而且开辟了纪念馆,每年接待国内外大批参观者。近几年来,上海地方立法,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,如马勒住宅过去长期为机关办公用房,现在将机关搬出后,拨出巨款“以旧如旧”重新修缮,恢复了原来的面貌,使历史建筑焕发了青春。
保护老上海名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,我们选择将散落在社会上的零星资料,加以搜集、整理、编纂成图书的形式,挖掘建筑历史文化,宣传建筑特点和亮点,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作者分别来自规划管理、建筑设计和房管部门,长期从事上海建筑历史的研究,曾经出版过一批著作。本书大多数是作者过去没有发表过的最新发掘的资料,有少数建筑虽然不陌生,但是本书补充了许多资料和当时的建筑图纸,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老上海名宅建筑。
老上海名宅建筑由于年代已久,搜集资料十分艰辛,即使我们努力也难免存在疏漏,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参与,将你们所了解和拥有的资料提供给我们,不断补充完善上海建筑历史文化遗产。
已为 0/738 人服务